📌閱讀問題:
孩子在看課文時,如果常常看不懂意思,或是漏掉一些重點,有時候不一定是不專心,還有可能是「工作記憶」有狀況唷!
因為如果孩子的「工作記憶」比較弱,很容易看了後面,就忘了前面,就算有專心看完整篇文章,也可能因為記不住自己看到了什麼,而沒辦法完整理解裡面在說什麼,也就沒辦法抓住其中的重點了。
而且不只閱讀課文喔!如果遇到比較長的題目,像是數學應用題、自然應用題、或是國語、英文的閱讀測驗,也可能會因為「工作記憶」不夠好,導致搞不清楚題意而答錯,並不是真的不會那一題。
Savage(2006)等學者的研究也發現,「工作記憶」比較好的孩子,他們在閱讀方面的表現,包含理解力、正確率跟閱讀速度,也都會比較好唷!
📌寫作問題:
如果孩子在寫週記、讀書心得、作文時,總是寫很慢、或結構很零散,也不一定是沒有心、態度散漫,因為也很可能是執行功能中「組織規劃」的能力不夠,就很難規劃好大綱,以及每一段各要寫些什麼,他會變成想到什麼就寫什麼、東拼西湊,最後寫出來,很多地方就會不夠完整,或不夠通順。
另一方面,如果「工作記憶」有狀況,也有可能發生,好不容易靈感來了,卻又一瞬間忘了,又要重頭再想過,導致寫作的時間拖很長。
Berninger(1999)等學者以及Lea & Levy(1999)等學者,也都不斷強調,「工作記憶」對於小學生寫作文來說,實在是太重要了!
📌數學問題:
有些孩子在解數學題時,常粗心、列錯算式、算錯答案,除了數學觀念不夠熟之外、也有可能是受到執行功能影響喔!
像是如果「工作記憶」不夠好,常在計算的過程中,記不得加減後的數字是多少,或是忘了進位,最後算出來的答案,當然就會跟著錯了。
尤其心算能力和「工作記憶」息息相關啊~
或是如果「抑制功能」不夠好,算到一半,就開始玩起旁邊的小東西,再回過神來繼續算,出錯率也會高很多,畢竟數學是個需要全神貫注的科目呀~
而數學課中會學到的,加減乘除、直橫式運算、分子分母、甚至是應用問題裡的情境…等,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,所以當孩子的「認知彈性」不夠好的時候,也容易腦袋一時轉不過去、卡住了,而聽不懂這些概念的意義,
Mazzocco(2006)等學者及Agostino(2010)等學者,也有在研究中告訴我們,當孩子的理解能力都一樣時,「工作記憶」、「認知彈性」及「抑制功能」這三大要素,會決定孩子的數學能力表現的好壞喔!可見數學天分不能決定一切,執行功能也是同等重要呀!
📌科學邏輯學習問題:
如果孩子在自然實驗課時,老是狀況外,也常搞不懂課堂上講解的那些專有名詞到底在說什麼,我們也可以留意一下,是不是執行功能阻礙了孩子的學習。
像有時孩子搞不清楚實驗要怎麼做,或忘記一些老師交代的注意事項,不一定是沒在聽,也可能是因為「工作記憶」能力不夠好,記不得實驗的步驟,而跟不上做實驗的腳步。
自然這一科,也有很多觀念是需要融會貫通的,所以如果「組織能力」跟「工作記憶」、「認知彈性」不夠好,也會很難完整去理解這些觀念。因為當他很難把聽到的每一句話都記起來、消化過、就會發生每一句話都聽得懂,但是組合起來,或是反過來說就是聽不懂的狀況。
看完以上舉例後,我們可以想想看,如果孩子並不是學不會,而是被這些「執行功能」的關鍵能力困住,是不是很可惜呢?
所以要改善孩子的學習狀況,並不是只有反覆寫題目這個方法。那要怎麼做,來提升這些關鍵能力,即早打好基礎,或是改善孩子的學業表現,跟著漸入佳境呢?
若能 搭配訓練課程+生活教養策略 來幫助孩子,是最事半功倍的唷!
在家就可以做的注意力和執行功能的培養遊戲訓練課程:
大家也可以參考【KidPro 注意力及執行力親子線上課程 系列一】喔!